Print

唯识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中古时期)

宋玉波[1]2000年在《唯识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中古时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着眼的时代背景是南北朝到隋唐初期的中国社会。自从佛学传入中国以来,这一时期堪称百家争鸣的时代。新的经论不断翻译流通,但存在着很多问题;灵魂论仍占有着很大的势力;佛性论陷入了激烈的论争。大乘唯识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通过经典的重新翻译、补充,通过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上的阐释,对佛教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唯识学的理论与西方近代哲学(主要体现于康德和叔本华)有很大的共通性。特别是奘译唯识学在阿赖耶识缘起理论、转依理论上的深刻论证,更加反映了这种思维上的内在一致。唯识学的细腻理论从根本上影响了宋明理学的发展,但在佛学内部却没能继续壮大发展下去。

王慧慧[2]2008年在《唐代唯识学发展脉络及其在敦煌地区的流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唯识学思想自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土,在唐代逐渐正统化,并形成了自己的宗派,这主要得益于玄奘个人的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肯定玄奘法师个人贡献的前提下,认为玄奘虽对唯识宗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但却不是创宗立派之人。这样,将玄奘引入的新唯识思想分为三个派系进行研究,以研习唯识思想的高僧为线索梳理唯识学的发展脉络;同时,因为敦煌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与玄奘唯识学有关的文献、壁画资料,本文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理,试图了解唯识学在敦煌地区的流传状况。全文共分四部分。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的原因、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特点。第二部分在分析宗派产生的背景的前提下,将玄奘的唯识思想分为三个派系,以人物为线索分析唯识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传承,同时分析唯识宗消亡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针对的是敦煌地区,通过高僧信仰状况、现有唯识学文献以及壁画三个部分,分析唯识学在敦煌发展状况,其中涉及唯识学传入敦煌的始末,在中唐时期得到弘扬的原因等等。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尹波涛[3]2014年在《古代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综述》文中认为众所周知,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是中西文化交流之路。通过丝路传播和扩散的各种宗教,对东西方社会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发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东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对于丝绸之路与古代东亚地区佛教

参考文献:

[1]. 唯识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中古时期)[D]. 宋玉波. 西北大学. 2000

[2]. 唐代唯识学发展脉络及其在敦煌地区的流传[D]. 王慧慧. 兰州大学. 2008

[3]. 古代东亚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 尹波涛. 西北民族论丛. 2014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a8e1d42520220fb4e29fe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