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例习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培养学生论文,习题论文,注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中的核心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应该是新奇独特的,别出心裁,突破常规或几方面兼而有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既要完成知识的传授,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数学教学设计中最重要之一应是例习题的教学,本人就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习题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谈点看法。
教材的例题、习题一般都是直截了当地给出结论,如果例题本身提出的问题是具体而明确的,教师不应以得到例题的解答为满足,而应进一步加以探索,挖掘其中蕴含着的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适当变换或改变题型,或改变条件和结论,或改变图形的位置或引申拓宽,让学生去探究、去猜想,使学生在原题基础上产生联想,从而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 改变题型,让学生去探究、联想
教师在讲解数学教材的例习题,可通过适当变换或改变题型,让学生去思考、联想,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人教版初中代数第一册P[,217]例3 :甲、 乙两站之间的路程为36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km, 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72km。
(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2)快车先开25分,两车相向而行, 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本题是属于行程问题,教师在讲解此题后,可把题目改变为工作问题的应用题如下:甲乙两工人合作加工一种零件360个, 甲每小时加工48个,乙每小时加工72个。
(1)两人合作一起加工零件,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2)若甲先加工25分钟,然后乙再一起加工这批零件, 乙加工多少小时,可把这批零件加工完成?
同样在讲解工作问题的应用题时,教师可把它改变为行程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去思考。
这样教师通过改变题型,让学生去思考、探究、挖掘和发现这两类应用题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解法的共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改变条件或结论,让学生思考探究解题方案
教师在讲解例习题时,可通过适当改变题设条件或命题的结论,让学生思考,寻求解题方案,使知识得以迁移、发散,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如初中几何第二册P[,50]练习:已知:如图1: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AC∥DB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ac16be6825b266702579c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