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障碍与学习心理辅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生论文,性心理论文,心理辅导论文,障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源性心理障碍是指主要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问题,其产生、表现和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弥散性。学源性心理障碍虽然源于学习活动,但它不仅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还表现在其他活动中;不仅影响学习活动,而且影响其他活动。(2)后效性。学源性心理障碍不会随着学习活动的结束而消除,会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甚至终身。(3)渐进性。学源性心理障碍是逐渐形成的,其强度会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强。(4)多源性。学源性心理障碍既可能由学习结果引起,也可能由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阶段、某些方面引起。
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体制。在现实中,学习活动的风险化、学习期望的外压化、学习环境的异常化、学习评价的单一化、学习方式的机械化、学习指导的简单化、学习主体的消极化都会导致学生学源性心理障碍。
消除学源性心理障碍的根本在于消除产生学源性心理障碍的根源,即调整和改变我们的教育制度,特别是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此外,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注意重点辅导与全面辅导相结合、主体辅导与协同辅导相结合、过程辅导与结果辅导相结合、体验辅导与互动辅导相结合、发展辅导与矫治辅导相结合,采用支持性策略、训练性策略和调整性策略及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bfd6d120b0dd4997e52d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