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在小学的综合实践课堂之中加入了剪纸艺术的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思维发展能力等。在剪纸教学当中老师该怎样掌握好教学目的和效果,养成学生良好的综合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小学综合实践课老师现阶段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因此对剪纸课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在剪纸课堂上完成的作品,能够使得小学生有足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树立良好的信心。
剪纸所要用到的工具有剪刀或者刀片,主要目的是将纸裁剪出相应的纹样,可是小学生的手指力度不及成人,不能很好地使用剪刀。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撕纸,同时以此为出发点,按照一定规律和方法,利用撕纸来让学生练习手的灵敏度与力度。老师也应该指导学生从折撕入手。折撕所表现出来的粗犷的对称纹样,更容易让学生在这方面产生兴趣。折叠最好是对折,折叠的次数不超过三次最佳。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已经折叠好的纸上随意撕出各种形状大小的洞眼,比如圆形、正方形、梯形等容易的几何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在开始前让学生在白纸上描绘出图案轮廓,之后利用不同的彩纸撕出不同的形状,依据轮廓进行粘贴,完成后使用彩笔描绘出其他景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小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够在快乐祥和的气氛中得以发展。
在开展剪纸教学时,老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应该为小学生准备丰富的教学材料,以此激发小学生对剪纸方面的乐趣,并为小学生自主选择提供便利。例如,排笔、毛线、记号笔等材料能够使小学生迸发出创作的欲望,从而使剪纸的情节更为丰富,依据不同的情况,小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小学生在剪花瓶开始之前,老师就要做好示范,之后让学生们一步一步观察与研究剪纸的步骤,老师也可以告诉学生:“花瓶上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镂空图案,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进行创作。”绝大多数小学生都可以创作出不同的新颖的镂空图案。然后,老师就可以让小学生使用炫彩棒在花瓶上描绘出好看的花,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锻炼小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在作品完成之后,老师可以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与分享,让小学生与同学交流分享完成作品的心得与快乐,以此获得成就感。
总之,剪纸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剪纸技能,还能促进小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的发展。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特性,激发其创作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动脑,在剪纸创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剪出多彩童年。
论文作者:荀维杰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c02701af865923bc1be5f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