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基于道路通行能力对小区改建分析论文_程果1,姜文胜2,王天吴3

1兰州大学 萃英学院

2太原科技大学

3湖北师范大学 730000

摘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的影响,本文用平均速度、交通流密度比、交叉路口个数、道路类型、道路面积占比和道路通畅度六个指标来评价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的影响,建立了道路影响因素的指标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接着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得到的权重对小区开放进行评分,最终确定小区改建效果。

1.问题背景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六条关于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开放等意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议论的焦点之一是:开放小区能否达到优化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状况的目的,以及改善效果如何。

2.模型分析

本文根据影响道路交通的各项因素的性质,将其分为车流量、周边道路、小区结构3大类影响因素,包含平均速度、交通流密度比、交叉路口个数、道路类型、道路面积占比和道路通畅度 6 个部分。

Step1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当CR<0.10 时,认为一致性检验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正,直到矩阵满足 CR<0.10 时为止。

3.模型建立

本文在搜集大量关于小区内车辆和道路的信息基础上,确定了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赋以相对的分值,构造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运用 MATLAB 进行求解,程序见附件 1,解得 CI=0.0180,CR=0.0145。因CR<0.10 所以通过一致性检验,各向量权重向量Q为【0.4201 0.1836 0.0666 0.1063 0.0397 0.1836】

4.模型求解

根据得到的权重向量进行简化,得出车流量、小区周边道路和小区结构的权重分别为 0.6、0.2 和 0.2。下面本文分别对与车流量、小区周边道路结构以及小区结构得到的权重对各类进行打分。

(1)用实际车辆通行量与道路长度的比值计算车流密度,并用该段道路的最大通行量与其长度的比值相比较得到一个评分项并建立评分标准。再根据一般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根据国家规定标准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具体见下表。

参考文献:

[1]姜启源. 数学模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韩中庚. 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96.

[3]王殿海. 交通流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论文作者:程果1,姜文胜2,王天吴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d3853c72a777c7130c77a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