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冬芒狸环境须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冬芒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冬芒狸本是一种野生经济动物。从野生到家养,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了解冬芒狸的生活习性,创造相应的生活条件,才能养好冬芒狸。
穴居习性
冬芒狸在野生条件下掘洞而居,洞长3~5米,筑有卧室、贮食室等。为了保持洞内有一个较卫生的环境,同时为了寻找新的食物资源,冬芒狸每月迁移一次,筑构新的居所。在家养条件下,窝室的设计既要考虑冬芒狸穴居钻洞的习性,又要便于饲养、观察、清扫和捕捉。窝室要坚实而光滑,高度07米,以防掘洞、翻墙而逃跑。窝室要求阴暗、保暖、凉爽、干燥。一个家族即一公二母可设三室一厅。厅为运动场、采食场和外室。内室分为三小室,每室面积35厘米×30厘米,地面要略高于外室,以便于清除垃圾。三小室便于它们轮流更换居室,类似野生条件下一月一迁居的习性。
适宜温度
长期的洞穴生活使冬芒狸不能适应温度的剧烈变化。冬芒狸汗腺极不发达,调节体温的能力差,适宜的生活温度为10~28℃。当室温低于5℃时,冬芒狸便卷缩成堆,影响配种繁殖。室温高于30℃,则周身不适,仰天而卧,伸展四肢扩大散热面积。气温高于35℃,就有中暑死亡的危险。所以,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注意穴室的防寒保温。
昼伏夜行易受刺激
冬芒狸是典型的夜行动物,虽然眼小、目光短浅,但夜视能力强,善于夜间活动。冬芒狸白天卷缩穴洞中,或钻入垫草中隐居,很难惊醒。但若遇强光、闪电或吹风,便惊恐不安,发出呼呼的叫声,甚至互相残杀。所以,保持暗光环境,避免噪声刺激和风吹,是养好冬芒狸的重要保障。
嗅觉灵敏
冬芒狸的肛门腺
和会阴腺很发达,公母之间、同伴之间、亲子之间,依靠气味进行“化学通讯”。一群很安静的冬芒狸,如闻到陌生冬芒狸的气味,会立刻惊恐乱跑如临大敌,其至相互撕咬。陌生冬芒狸突然合群,由于气味不投,则相互残杀,打斗不休,必须经过7~8天异味适应过程,才能结伴合伙。冬芒狸十分忠实于“原配”的夫或妻,尤其从小一起长大的气味相投、情投意合,配种较顺利。临时配对要进行4~5个月的感情培养期,否则相互撕咬。人为的“捆绑夫妻”难以顺利配种。
草食为主
伴随啮齿行为,冬芒狸属草食动物,日采食粗料250克,喜食冬芒、竹根、禾本科茎秆。但单纯喂粗饲料,不能满足冬芒狸的营养需要,因此每天要喂精料20~40克。除了喂青粗饲料外,每日补喂100~200克树枝,以满足其啮齿行为。因冬芒狸汗腺不发达,过多的直接饮水很容易造成腹泻,从多汁的青饲料中获取水分,是满足冬芒狸对水分所需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eb36f548d60894630fb31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