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全糯性小麦新品种 宁糯麦1号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新品种论文,首个论文,小麦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宁糯麦1号200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全糯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春性,中熟,全生育期206天,在淮南麦区种植为偏早型中熟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9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单株成穗2~3个,成穗率50%,中等肥力田每亩成穗30万穗,每穗40粒左右;籽粒红皮,半角质,千粒重38~40克,胚乳全糯质;中抗赤霉病,感梭条花叶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抗穗发芽。在江苏省淮南片普通小麦中间试验中,产量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基本持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5公斤,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1.84公斤。一般亩产量在40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适合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宁糯麦1号播种适期,苏南地区为10月下旬,苏中地区为10月20日前后。宁糯麦1号茎秆偏软,抗倒性不如非糯性品种,灌浆后期倒伏易导致千粒重偏低,影响产量。抗倒性较差是制约其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应通过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和调控肥水等配套栽培措施,避免倒伏。每亩播种量控制在7.5~10公斤,确保每亩基本苗在12万~13万。施肥宜前重后轻,合理肥料配比,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施足基肥,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控制腊肥和返青肥施用量,3~4叶期早施分蘖肥,每亩施纯氮5~6公斤;少施或不施拔节肥,拔节后基部节间定长时适当施用穗粒肥,每亩施纯氮2~3公斤。每亩总施氮量为15公斤。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在拔节前喷施多效唑,以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在未感染梭条花叶病的田块种植,拔节期用药防治纹枯病和蚜虫,抽穗扬花期注意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
联系电话:025-84390278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fcf2634589d807dd5c6b6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