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从制度角度解决有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必要的_医疗论文

要从制度上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医疗保障论文,群体论文,困难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阶段医疗保障困难群体主要有三类:一是已经参保,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了保障,但部分门诊特殊病患者和医疗费用超过封顶线的住院大病患者,相对个人支付能力而言,负担较重;二是属于参保范围,但由于无力缴费而未参保的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发生大病重病的,单位无力支付费用;三是按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生病后难以承受医疗费用负担。

对参加医疗保险后个人负担过重的,如果确实存在某些政策不合理的问题,应及时作个别调整,但不能动摇整个制度结构和政策框架;如因政策规定的补充保障措施没有到位,而不能有效减轻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之外个人费用负担的,要尽快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措施;对由于医疗服务监管不力,医疗机构为谋取不当利益而通过不规范医疗服务转嫁医疗费用,造成个人负担过重的,要强化和完善管理措施。

对因经济困难目前还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的职工,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他们参保的办法,从制度上解决这部分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一是要从基金平衡的角度,综合考虑吸收困难企业参保的空间。医疗保险基金能够承受,这部分单位又能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应尽可能吸收参保。同时,要通盘考虑基金的平衡能力,不能因困难群体,特别是退休职工比例较大的困难企业参保,对基金造成过大的冲击。各地要从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多渠道筹资解决困难企业参保问题。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费率,先建统筹基金。对确无缴费能力又无别的筹资渠道的,也可以通过社会医疗救助办法解决其医疗保障问题。

对低保人员,各地要加快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资金渠道、救助方式可以多样化。具体讲:在筹资渠道上,可以采取政府支持、社会捐助、单位出资等多种方法;在救助方式上,可以采取直接支付最基本医疗费用的方式,也可采取提供最基本医疗服务的方式。

与此同时,各地要通盘考虑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步伐,从制度上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ff4efe8bc683acbe94c5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