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风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度论文,大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梁启超与陈寅恪同列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两人的友谊也很特殊。应该说,是梁启超最早把陈寅恪举荐到清华的。关于梁启超举荐陈寅恪的故事,人所共知。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立即决定聘请陈寅恪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陈寅恪学问大是真的,但是,如果没有梁启超的力荐,以他既无学历文凭也无著作的情况,大师恐怕也真的难以有后来纵横学术界的叱咤风云了。但是,也许就是他们两人这种把学问看得高于一切的风骨吧,后来因为对陶渊明看法的不同,两人之间的分歧竟然公开化。
对于陶渊明的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的人生态度,梁启超认为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可是,陈寅恪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陶渊明这样做是源于“耻事二姓”的名节品格。他也以此暗讽梁启超“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恪不无揶揄地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这样的公开否定梁启超,很多人为陈寅恪捏了一把汗。有人认为他们之间的争论纯粹是学术争论,但是,也有人认为以当年梁启超力荐陈寅恪的仁义,陈寅恪不应该抛开学术而把他本人的经历掺和进来,这容易让人感觉陈寅恪以怨报德,有失君子风度。因此,就有好友劝陈寅恪:“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恪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梁启超为人洒脱,面对陈寅恪对他的诟病或者说有损人格的批评,他却以一个大师应有的风度回答:“无论是批评陈寅恪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两位大师的高雅风度和宽阔胸怀。的确,两位大师,都把他们之间关于陶渊明的争论定位在了学术范畴,他们都没有把争论扩大到有些人牵强附会的所谓人身攻击上。事实上,两人经过这场争论之后,情感依旧,关系依旧,依然相互倾慕,切磋交流,所有的揣测和担心都烟消云散。他们的这场争论,不仅仅在当年就影响了很多人,让很多心怀叵测的人自惭形秽;就是在今天,也依然闪耀着巨大的光辉,让那些一遇到同行对自己的学术微词就上升到人身攻击的人无地自容。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59ea2fd2dbcd61b7306ada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