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3:企业并购成功的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并购论文,专栏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调查了参与并购的近500家企业,其中50%的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50%的企业在并购后的前4到8个月生产总体下降,还有60%的企业没有收回资本成本。
进一步调查发现,多数通过并购所带来的优势并没有实现。比如:可能在一开始预期并购会带来成本的优势,会带来效益的产生,但是最后并没有实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失败?毕博发现有很多的原因,一是公司文化不融合,公司制度不协调;二是一开始缺乏财务的承诺;三是沟通渠道不顺畅以及协作的双方过分乐观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并购过程、并购之后这些效应没有完全地发挥的原因。其实,并购之后的整合才是能否实现并购承诺的关键要素。
有几点并购上的经验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员工是第一位的资产,保留关键员工很关键。目前中国企业并购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什么?是主要人员的流失。很多例子可以看到,当并购发生的时候,往往是使公司动荡,因此,留住自己的关键员工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制定并坚持一个底线,是市场协同的一个关键。这个底线是,如果我们要做这样一个并购,我们最大的损失在什么地方,失败在什么地方。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会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指标,并购就是失败的。这会逼着我们实现速赢。有一个速赢计划对整个过程是很好的一个鼓舞。如果这两个公司并购之后没有实现速赢,员工就会抱怨,对整个并购计划产生消极影响。
第三,设定合并所需要的时间很重要。100天是个合适的期限, 所以管理层要参与100天计划的制定,并运用管理技巧,反映出这个需求。
第四,设置合理的分支机构,并建立在了解客户信息的基础上进行。
第五,建立专门的整合班子、整合办公室。
第六,充分认识沟通的价值。这需要定期地建立沟通渠道,包括上下沟通,内部沟通,CEO跟股东的沟通。
第七,备份、救护数据。当两个公司合在一起的时候,信息化的过程一定要有防备。因此你要做一个救护,要做备份,要有安全系统,并进行培训,否则就会影响内部的管理和配置。
(摘自《经理日报·中国民营经济周刊)2007.3.2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5a6f5ef467196a3b46a031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