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摄影作品欣赏_摄影论文

摄影作品欣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品欣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就摄影本体语言来说,这是一幅很普通的照片,但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独特的个人魅力而显得与众不同。老人家满面慈祥,似邻家老奶奶一样和蔼可亲。岁月在老人脸留下了痕迹,也说女王随身流露的皇家风范更显优雅、尊贵,连胸前的胸针也“沾光”似地闪耀光芒。

摄影师深懂得这位跨越两个世纪,一身传奇的老人在英国皇室及英国人民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看似随意却精心地将那份慈爱与祥和纳入镜头,在不经意间轻轻地将人心弦拔动。

基尔基蒂·威格尔斯摄

优秀的名人摄影作品总能以其赏心悦目、形神兼备、个性飞扬的魅力征服读者。那些传世作品刻画了风云人物的生动形象,透析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那些不平凡人的真情实感喜怒哀乐。更有意义的是,不少杰作通过名人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时代发展的精神,展示了社会发展的风貌,成为特定历史氛围中不可磨灭的珍贵影像资料。在创作过程中,摄影师通过与人物的交流,挖掘人物内在的力量。所以摄影师常说,这些代表了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杰出灵魂才是最值得关注、值得表现的。

(慧文供稿)

2003年10月15日,前北约军队总司令克拉克将军在荷兰出席一个关于科索沃战争的会议。摄影师用光圈简化所有背景,只留克拉克的面部特写,构图精练,主题明确。头顶上部光线的精确应用及偏侧逆光拍摄,将其面部轮廓刻画得层次分明,如雕塑般凝重、深沉。这位在国际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却在国内郁郁不得志。面对国内政客的咄咄相逼,将军一筹莫展,心有余而力不足。

克拉克炯炯目光中闪过一丝迷茫,摄影师用心抓取这一细节,将其郁闷、无奈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简·奥斯汀摄

2003年9月的一天,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亨利·基辛格博士在美芬两国的一个商业会议中陷入沉思。摄影师将谈判桌上的两国国旗作为前景,将其虚化,并选择深色背景重点突出基辛格的面部细节:眼镜里专注的眼神,放在嘴边的手指及额头的皱纹,这些都暗示会议并不轻松。

前后景结合的构图,既点明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又使画面层次丰富,主题鲜明。这位曾经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誉谤满天下的外交活动家,如今额头已经沟壑深深,只有为人熟悉的黑框眼镜依旧如昨。岁月不饶人,博士老矣。

托尔·文斯特伦摄

摘自《大众摄影》(京),2005.2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5b7bd844598a570bd56105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