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新陆早33”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_棉花论文

“新陆早33号”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栽培技术论文,高产论文,棉花论文,要点论文,新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陆早33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一个棉花新品种,在2009年进行品种示范种植时,籽棉平均单产达到了530公斤。该院棉花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小凤告诉记者,此品种是一种陆地早熟棉,具有高产、抗病的特点,特别是可作为灾后抗灾品种种植,从出苗到开花生长发育较快,长势很强。

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是,一要适期早播,适宜播期4月10日至20日。力争苗全、苗齐、苗匀;二要合理密植,一般棉田亩留苗1.4万株至1.6万株,在此范围内,根据土质、土壤肥力适度调整;三要科学施肥,采用测土配方、全层施肥,氮磷钾比例适当,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方法。一般亩施标肥110公斤至130公斤,磷肥的大部分和氮肥的60%至70%可作为基肥深施,其余部分可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结合灌水进行追施。滴灌棉田可降低基肥用量,增施追肥。视土质可补施硼、锌等微量元素。

在灌溉方面,看天看地看苗灌水,重点掌握好头水和停水时间。滴灌棉田6月10日前后滴头水,9月上旬停水,滴水10次左右,亩滴量每次15立方米至25立方米,滴水间隔7天至10天,年滴量200立方米左右,其中7月高温时期采用上限滴量和下限间隔。同时,因时因地因长势化调,做到早、轻、勤,灵活掌握。一般化调4次至5次,现行后第一次化调,亩用缩节胺0.8克至1克;2叶至3叶时第二次化调,亩用缩节胺1.0公斤至1.5公斤;5叶至6叶时第三次化调,亩用缩节胺2克至3克;见花前后亩用缩节胺3克至4克;打顶后3天至5天亩用缩节胺5克至8克左右。

坚持“枝到不等时”的原则,适时打顶,留果枝7台至8台,7月上旬打顶结束,结合水肥及化学调控,将株高控制在65厘米左右。

周小凤还告诉记者,此品种最适宜于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一定要注意后期水肥的统筹管理,防止贪青晚熟。

联系电话:0991-3662907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5ca59ed38f611f15dcb827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