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社会保障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_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保障论文,消费需求论文,居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现状及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我国社会保障经历了十几年的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还不能完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启动居民消费、扩大消费需求的助推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处于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冲击着传统的福利制度,原来由社会承担的住房租金、医疗、教育等费用逐步转变为个人承担,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又处于建立和完善阶段,这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地考虑未来,为了使自己在未来难以预期的情况下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或保持现有的水平),他们更倾向于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延期消费,导致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居高不下,较为严重的消费需求不足阻碍着经济增长。

其二,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影响人们更新消费观念,限制了大批居民现期消费需求的增加。

其三,社会保障程度不高、保障水平低使居民当前消费心有余悸。

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1.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观念

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密切相联。如果全社会每个成员(特别是广大农村)不管遇到什么意外事故和天灾人祸,在任何场合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我国居民量入为出、节俭等消费常态将改变,信贷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将不难推广,由消费促进生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将成为现实。

2.社会保障的共济性和收入分配的转移性与扩大消费需求

社会保障的较低层——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都具有明显的共济性和收入分配的转移性,它们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从而均衡不同时期和不同消费者间的消费需求,也有利储蓄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

3.社会福利及效率与消费需求

适度的社会福利能体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优越性,使全体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兼顾公平与效率既有利于低收者增加收入,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在高效率中得到发展,从而有利于高收入者追求更高档次的消费,带动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使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扩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原载《中国社会报》(京),2001.8.15.③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5f366dcfefb4211d01318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