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第12栏:事实决策_惠普论文

专栏12:事实决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事实论文,专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两位经济学家走在路上,其中一位发现人行道上有200亿美元,开口对另一位经济学家说:“看,200亿,我们把它捡起来吧。”第二位经济学家回答道:“不可能有 200亿,如果真有200亿,早被人捡走了。”

第一位经济学家是凭借事实为说话依据,第二位经济学家则看不到可以被自己调用的价值存在,所以完全凭借经验推测。

约翰·利利是网络设计公司Reactivity的创始人及前任CEO。上世纪90年代末那个网络爆炸的年代里,他曾用30周时间制作30个PowerPoint文件,作为说服风险投资商的唯一依据。最终,Reactivity筹到1亿美元,成立了新公司Zaplet。如今 Zaplet早已消失,风险投资家则因为无法以事实为参考,结果损失惨重。

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惠普以250亿美元吞并康柏。当时,反对声、指责声一片,但CEO卡莉·费奥瑞纳力排众议,强行并购。而她之前也未对消费者的态度进行调查。等到惠普发现整合非常困难,为时已晚。

以事实作为决策依据的公司也有很多。比如雅虎每天要做很多实验,试图找出最吸引浏览者的购物网站设计;QVC的电视购物频道在对真实数据做完分析后,才决定销售哪种商品:Rent-A-Car是美国最大的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每个月寄出 10多万份调查,以监控分销渠道的顾客服务质量。

即便肯定了证据与知识的重要性,我们也不能完全抛弃直觉与创新。一个新思想和新发明,也应该用逻辑和经验做基准,以确定它们是否可行。

若想做到有据可依,执行官们需要充满好奇,并善于接纳新消息。很多经理不愿听到坏消息,他们自己也承认不知道一些事情,不愿意向他人学习。这些缺点注定他们的决策缺少重要依据。

DaVita公司是一家肾脏医疗公司,他们的口号是“不夸大,完全依照事实。”因为数据在DaVita公司尤为重要,即使是看起来并不重要的数据,公司也逐一采集。如果是病人不愿意透露,公司会在报告上注明“不存在”字样,然后鼓励员工挖出空缺信息。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5fa17887952586526726eb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