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辽宁人的底气论文

2009年5月7日最后一炉钢水

摄影/杨德文

辽宁人的底气

文/白复海

作为90 后,我没能经历辽宁工业最辉煌的年代。打记事儿起,“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就不绝于耳。几十年来,工业的辉煌成就一直让辽宁人自豪,但真要问有多辉煌,如何辉煌,估计不少人只能憋出一句——“共和国长子”了。

于我而言,平日工作离不开工会、工厂、工人,但对它们70年的风雨历程却不甚了解。不仅是我,身边不少跑了十几年“三工”的记者,也蹙眉表示需多方查找资料。

工会媒体人已然如此,遑论其他行业的人?

在泳池里撸管的人很罕见,可在泳池中小便的人太多了,有媒体在游泳池外随机采访,竟然有9成泳客承认在泳池里小便过。所以告诫那些喜欢打水炮的男男女女,不要玩这么火的游戏。虽然比较省腰力,可活塞运动,会把这么脏的水怼到女生体内。

社会上那些小伙子有事没事到农科站坐坐,以能与站长说上几句话为快事。上班时间,站长大都在繁忙中度过,只有休息时间,这些来访者才能如愿。虽然他们倒吊起来,空不出几滴墨水,但他们力争做到文雅,有知识,用的词汇一套套——我不是挖苦他们:也许这番表演几天前就排练好了,又反复进行了彩排,为说好这番话都快把新买的词典翻烂喽!

只有深入了解辽宁工业为新中国建设所贡献的那些载入史册的成就,去真正感悟这些成就背后的风雨浮沉,辽宁人骨子里的那种骄傲情结才能更有底气。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625cb65be14d1266c38aac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