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中国银行业应采取哪些措施_银行论文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中资银行出什么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渡期论文,中资银行论文,结束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过渡期结束后,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才算真正开始,中资银行在多个领域将会遇到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面对这样的竞争和挑战,中资银行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加强应对措施。

1.树立“人才立行、人才兴行、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人才观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过渡期结束后,中资银行的人才流失将不再是一个员工流失的简单问题,而是业务和客户流失问题,由此会丧失自身的竞争力,也会增强外资银行的竞争实力。过渡期结束后,外资银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机构和规模都会有迅速的扩张,这种扩张所导致的人才流失,尤其是国有银行所面临的人才流失,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可能更严峻。一旦人才流向外资银行,客户也很容易会流向外资银行。

2.发挥现有资源的协同效用,为客户尽可能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无论是优质企业客户、还是高端个人客户,它们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需求趋向全面化和个性化,当前中资银行在这些方面还做得很不足,这恰恰是外资银行的长处。

从当前看,中资银行不能够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和服务单一,产品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因而,银行急需开发的产品是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和面向高端个人客户的理财产品。从长远角度,中资商业银行要积极争取实现混业经营。

3.要增强外汇产品的定价能力,积极参与外汇市场。在当前中国外汇市场上,尤其是创新型外汇业务上外资银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当前中资银行参与外汇市场过于谨慎的主要原因是外汇产品的定价能力不足,根本上是缺乏外汇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当前中资银行要培育和发展外汇业务,首先是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其次,也要做好交学费的心理准备。

4.要加强海外扩张,提高国际化经营程度。这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考虑。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程度普遍较低,即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其海外(包括港澳地区)总资产仅占其总资产的1/4左右,若扣除在港澳地区的资产,其海外总资产仅占其总资产的3.77%(2005年)。

如今,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超过70%,本土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所要求的金融服务的国际化程度也就相应提高。从客户层次来看,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和主要利润来源。随着过渡期结束,外资银行会越来越多地在我国扩大营业机构,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也有必要积极走出国门,加强在海外的布局扩张,提高为客户提供全球化服务的能力。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63bdeda192c84c09c71409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