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二00三年食物安全警告纪录_食品安全论文

2003年食品安全警示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食品安全论文,警示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下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希望这些真实的事件能引起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从而共同营造一个真正安全的消费环境。

事件回顾1:海城豆奶案连累学生奶

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兴海管理区所属8所小学292人因食用鞍山宝润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乳营养学生豆奶”发生食物中毒。此案因食物中毒人数众多而震惊全国。

事件回顾2:龙井茶铅含量再次超标

2003年12月,卫生部公布了当年全国茶叶卫生质量监督抽检结果——被抽检的124个样品中,有11份茶叶铅项目指标不合格,1份茶叶滴滴涕项目超标。

事件回顾3:含氰狗肉令人发怵

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防止了一场不堪设想的灾难。毒狗肉虽然没有在杭州发现,但去年冬天,狗肉火锅、红烧狗肉、贵州花江狗肉在杭州已无人问津。

事件回顾4:千年火腿倒牌子

2003年11月媒体曝光:有千年历史的金华火腿生产中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竟然使用了敌敌畏。这批“毒火腿”连苍蝇也不敢碰。

来自浙江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有44%的被调查者将“不再购买金华火腿”。

事件回顾5:毒鱼翅让高档滋补品蒙羞

2003年12月,广东省一些海鲜加工厂使用双氧水浸泡鱼翅事件被媒体曝光,引起广东海鲜市场强烈震撼,作为高档滋补品的鱼翅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事件回顾6:乡吧佬染色弄巧成拙

2003年12月14日,媒体披露苍南县一批企业在生产“乡吧佬”等卤制食品时,竟然添加有毒化工原料(工业橙)。有关部门查获了被用作添加剂的800多公斤有毒化工原料,不少地下作坊因销路受阻而自动停产。

事件回顾7:漂亮的海带竟有毒

2003年12月,杭州市工商局发现,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居然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

而这种漂制“毒海带”的工艺在浙江温台一些地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6b0e3a06e48bc6828526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