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关于保障残疾人经济生活战略的思考_经济论文

残疾人经济生活保障策略考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残疾人论文,生活保障论文,策略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公民资格和生命经验的角度看待残疾现象

“公民资格”视角

残疾人拥有普遍而平等的“公民资格”,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他们的权利,所以国家和政府应采取各种社会手段,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促进残疾人的福祉与权利保障。另一方面残疾人也要努力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改善社会做出贡献。“公民资格”的视角,使得为残疾人服务的体制,从福利为主的提供,转向更为广泛的以权利为主的保护体制。

“生命经验”的视角

未来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因为疾病、意外、老化而有机会体验残疾的经验,所以残疾也不再是少数人的问题,身心残疾会成为所有人口的生命经历之一。“生命经验”的看法,影响有关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政策朝向“提供平等的就学、就业机会”方向发展。

残疾人应得到什么经济生活保障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比一般人更需要经济安全保障。而残疾人残疾状况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其经济安全保障措施的分散化和多元化的取向。

我国残疾人的经济保障措施主要是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社会津贴尚没有纳入政府的策略选择范畴。但从全世界范围看,针对残疾人的“残疾人津贴”,已成为许多国家维持其经济生活的重要保障措施。

残疾人经济生活保障建议

残疾人救助津贴

残疾人救助津贴,为残疾人设立的一个经济安全补充制度。主要对象应为中低收入家庭中“永久失能”的残疾人,他们因无法进入劳动力市场,经济不能自主,长期依赖家庭的照顾,且在医疗和辅助器具上有较大花费,因此需要获得特别的经济补助。

残疾人职业津贴

残疾人职业津贴,为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建立的经济安全补充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是以“充分就业”为基础的经济保障制度,用“残疾人职业津贴”形式,补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个人负担的保险费。

摘自《中国社会保障》(京),2005.5.28~29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6ccb1cbee361beac6262c5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