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野生动物产业在阳光下兴起_植物论文

野生动植物产业朝阳初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阳论文,初升论文,野生动植物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林业局的调查统计表明,我国野生动植物年经营总产值多年来呈跨越式增长。2002年不足300亿元,2003年发展到560亿元,2004年超过1000亿元,2005年达到1500亿元。专家分析,我国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日益活跃,得益于野生动植物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和培植,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推进由以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育为主的战略转变,既满足了社会对野生动植物产品的需求,又减少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压力。

野生动植物产业作为颇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国家林业局从新世纪初着手研究可形成产业化发展的物种和企业,推行“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制度和野生动植物标识制度,规范市场管理,激励培育和经营利用行为;研究制定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其利用相衔接的保障政策,建立“谁投入、谁拥有、谁受益”的激励机制和扶持措施,调动经营利用主体培育资源的积极性;出台了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和野生动植物经营、加工、运输审批制度等;进一步建立系统的认证程序和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改善市场准入机制,并为人工培育利用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野生动植物产业发展。

据介绍,目前,我国野生动植物人工培育资源已成为资源利用的主体,形成了观赏用、食用、药用、材用等4个主要野生植物产业类型和观赏、实验、饮食和皮张等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产业体系,其中,苏铁、石斛、珙桐等经济利用价值大的珍稀物种经培育利用,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医药和观赏资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专家说,目前,我国鳄鱼、鲟鱼、猴、鹿、蛙等动物物种的繁殖技术成熟,已经形成产业基础,曾濒于灭绝的扬子鳄,通过拯救繁育,已经形成稳定的人工种群,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机构核定可适量用于商业性贸易;在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中价值极高的实验动物猕猴、食蟹猴,已完全以人工繁育解决了需求,而且大量出口。观赏植物中有兰科植物的蝴蝶兰、大花蕙兰、仙人掌类、仙客来等,食用植物有芦荟等,药用植物有云木香、天麻等野生植物培植技术已经成熟,并形成了产业。

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野生动植物人工驯养繁育,作为珍稀可再生资源利用,符合生物产业发展的方向。今后我国将从管严野外资源入手,加大对野生动植物培育技术及推广研究,带动资源培育,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联系电话:0791-8524185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6d366f2a3a9388776d78fc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