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农在想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药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药材技术人员能否也下乡走一走?”一位来自药材主产区的药农,十分热切恳求。因为他们那里虽然有地产药材,但因缺少药材栽培、管理、加工技术,桔梗、丹皮虽已成材,却不知什么原因挂果寥寥。他们欢迎药材科技人员下乡,到他们的田头地角走一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药材生产能否也搞‘公司+农户’产销一体化?”广大药农们不无建设性地向药材部门提出了这个建议。他们愿意利用自己的自留地和拓荒的山场,与药材部门签订药材种植合同。由药材部门提供信息、技术、种子、化肥,并收购其产品。
3“我们希望药材部门说话算数。”一位坚持要将桔梗卖给药材收购游贩的药农伤心地说。笔者通过他了解到,当地药材部门虽曾扶持他发展丹皮、桔梗、枣皮等生产,但在收购时,如果当时这些品种市场滞销,药材部门就不管不问了,为了卖掉手中的药材,他们只能求爷爷告奶奶,但药材部门却板着一副冷面孔,压价收购;如果这些品种市场紧俏,药材部门又用行政手段要人们非他莫卖。这种对药农切身利益不负责的态度,实在令人寒心。
4“药贱伤农何时了?”现在就是捡垃圾,每天至少也能进账五六元,但挖药却不能保证这个数。就拿挖前胡、丹参来说吧,每天仅能挖三四斤干货,每斤只卖八九角钱,谁还愿意翻山越岭去挖药呢?因此,要适当调高地产药材的收购价格,调动药农采挖积极性。
5“对药农应该加强采挖药材的职业道德教育。”一位老药农忧虑满腹地倡议。“挖大留小”、“轮采轮休”过去一直是药材部门和药农都相互恪守的信条。现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部分药农采取掠夺性采挖方式,使野生中药材资源濒临灭绝。对此,药材部门应当承担起保护资源和生态平衡宣传教育的责任,禁止收购尚未成材的中药材,使药农真正地提高资源保护意识,合理开发当地的中药材资源。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6e95cea997f8a57736b1fc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