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出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院校论文,社会保障论文,系列教材论文,核心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于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及这一专业人才培养高度负责的精神,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联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发起“高等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建设项目,并于2002年年底正式启动。2005年7月起,首批核心课程教材出版。
该系列教材在编写伊始,即确定了六条编写原则:
1.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其对知识体系的要求,确立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充分满足该专业的学历教学和专业人员知识培训的需要。
2.以服务于全国所有开设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为目标,动员国内真正一流的专家学者编写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种教材既系统地阐述该专业课程的基本原则、基本知识,又与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实践紧密结合。
4.立足现实,反映前沿,力求创新。在教材建设中,既反映已经成熟或公认的理论与学术思想,又能够反映具有代表性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技术和方法,在理论体系、结构框架、体例格式和写作风格上有自己的特色。
5.避免教材与教材之间的过多重复。作为一套完整的专业教材体系,虽然教材之间内容有所重复难以完全避免,但各门课程的设置又必然具有自己的核心内容和知识要点。因此,教材与教材之间强调相互配合,重点突出,避免以往教材之间内容大量重复的现象。
6.立足高起点、权威性。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专门成立了由内地和香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领域治学严谨的知名专家组成的编审委员会,召集人为曾湘泉教授(劳动领域)、郑功成教授(社会保障领域),老一代著名专家赵履宽教授、陈良瑾教授分别担任劳动领域与社会保障领域的首席编审专家,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在内的首批七种教材,代表了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科领域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水准,不仅适用于高等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需要,同时适用于经济、法律、管理、人口及社会学专业的师生选用。
摘自《社会保障研究》(京),2005.2.103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3734d6a4a1e24bdb330c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