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农产品标准化方面和国外的差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产品论文,差距论文,国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美、日、澳等国的农业,无不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提高农业标准化的水平,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农副产品的标准实施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占我国出口产品相当份额的农副产品,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制定、实施标准是必要条件。
随着农业由传统自然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农业标准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是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生产的。农产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农民种西瓜,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都有严格的规定。上市出售的黄瓜,它的长短、粗细及弯曲程度都必须符合标准。一位归国朋友曾笑着告诉记者,日本人很吝啬,他们买东西都是以棵或只计算。其实,这正体现了日本的标准化工作做得好。在日本,所有农产品进入市场前都要按一定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鱼虾是以“条”为计量单位;梨、苹果多以“只”为计量单位;大白菜、包菜以一棵或半棵标价。在市场上见不到以重量单位计价销售蔬菜水果,等外级的农产品是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的,而是作为加工原料。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的美国、新西兰苹果均为小包装,两个苹果售价20元,即使除去包装费,每个也卖8元。而优质的国产苹果新鲜度、口感都比进口的好,价格却不及进口水果的1/10。其中的奥秘主要的是因为这些进口水果是按照标准优选、打蜡、抛光,从而身价倍增。
同样是种葱,日本农民从品种选育到不同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
范的工艺,使得每棵小葱长短、粗细如同“克隆”产品一般;同样是栽种葡萄,日本1平方米只允许结4串葡萄,每串400克,每颗葡萄重12克;同样产黄瓜,他们要求瓜直及长度一样、颜色基本相同。
目前我国实施农业标准的贯彻还停留在下发文件的阶段上。同时,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据悉,日本的农业标准相隔5年修订一次,其修改内容完全根据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而我们却在这方面大大地滞后。
加入WTO后,国外大批农产品已经走进国门,对国内农产品市场无疑是个冲击。同时,园艺品(水果、蔬菜、花卉)、畜牧品、水产品及特产将大量出口,这既是机遇也是一个考验。因此,加紧完善我国农业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劳动者的标准意识十分必要。
联系电话:0311-5813885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649512a57f74e51f0be47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