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治理新格局:“再平衡的多边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金融论文,新格局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这次危机,危机后的世界金融格局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总体来看,这种变化集中表现为世界经济重心向东转移。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和金融机构在危机中遭到重创,金融体系的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新兴市场国家则表现出极其强劲的增长力量,其金融地位也相应上升。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动的背景下,以美国和西方国家“一极主导”的国际格局正悄然发生渐进式的变化,未来的趋势将呈现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局面。
由于国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大国力量结构,因而随着大国之间力量的消长变化,国际话语权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动。几百年来,欧美国家几乎垄断了全球的主导权,国际体系和游戏规则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国家制定的。现在的新兴国家大都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随着这些新兴国家力量的增长,世界格局将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事实上,近年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亮点,并为世界经济的均衡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金砖四国”正在成为全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表现已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来源。国际分工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带来全球贸易结构和金融结构的调整。在上述进程中,经济增长动力源的多元化必然削弱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经济基础,并最终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可以预期,随着新兴经济体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100年来由发达国家垄断世界市场的时代将宣告结束,以西方国家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将被多极化的格局所取代,美国“一极独大”的霸主地位也将发生动摇。实际上,“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速度,已经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基本格局,也因之明显增强了其自身在国际上的发言权,进而为参与修改乃至制定世界经济新体制及游戏规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经济论坛根据“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程度”和“地缘经济实力转移的速度”这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模拟了四种可能情形:在地缘经济实力对比发生迅速转移、全球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进一步强化的组合下,形成“再平衡的多边主义”格局。在地缘经济实力对比缓慢变化、国际金融政策协调混乱的组合下,世界各国各自为政,形成“割据的保护主义”格局。处于中间情形的分别是“再造的西方温和主义”和“金融地区主义”。鉴于“大萧条”以来的惨痛历史教训,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去全球化”对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巨大负面影响,在加强全球金融治理协调和结构改革成为必然趋势的前提下,国际金融新格局呈现出“再平衡的多边主义”的可能性最大。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75d15ff6df0073354e5a3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