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由“引牛入圈”想到的论文

由“引牛入圈”想到的

☉任晓锋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富有的商人,有天突然心血来潮,想把一头牛牵进牛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牛往圈里拉,牛就是不进圈。焦急中,他转而向旁边的一位大学生求助。大学生使出浑身解数,推着牛屁股往圈里赶,牛依然不买账。过路的一位农民看到了,不慌不忙地从草地上拽了把青草,拿到牛面前,牛便乖乖地跟着进了圈。

为什么富有的商人、知识渊博的大学生办不成的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轻而易举搞定了,难道商人和大学生的智商不如农民?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商人在商场上纵横自如,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但他们对牛的了解并不多,所以费了不少劲,想了不少招,却无法把牛赶进圈。农民却不一样,整天和牛打交道,熟悉牛的秉性、脾气。因此,在“引牛入圈”的问题上,农民更胜一筹。

事别理同。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有的人在某一方面很出色、成绩很突出,但在另一方面却可能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影响个人价值的发挥,只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会赢得大家的认可。要命的是,对什么事情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样轻则影响工作,重则制约所在单位的整体建设。南方有种红薯,老百姓叫它“苕”。“生苕甜,熟苕粉,夹生子苕儿难得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打盅儿说盅儿,打碟儿说碟儿。我们不可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但毋庸置疑,作为军人就要集中精力琢磨“打赢”,把本职工作学深钻透,把“打赢”的招儿练精练强。然而,时下个别干部,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提高自身能力、练就打赢本领上,而是一味地追求知识上的广泛和新潮、方法上的创新和不同,缺乏对本职工作的深钻细研、刨根问底。这种不良倾向十分有害,必须坚决克服。只有把该学的学会了、该懂的弄懂了,才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只要每个官兵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了,我们的部队建设就会“水涨船高”,上台阶上质量。

【作者系31679部队纪检监察处干事】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7989b951cf802d597696e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