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并购后”绿色啤酒的管理_子公司论文

青啤在“后购并期”的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啤在后购并期的管理体系和模式概括如下:

(1)主导管理思想:购并主导产品是啤酒业,而非别的业态。若时机不成熟,不涉足别的相关产业经营,不实行多元化经营;整合期要保证市场布局合理,加强市场拓展能力和市场潜力,保证人力资源供应,坚守长期利益;购并企业的运营机制要全面注入青啤管理模式,渗透青啤文化;对购并企业的管理以资产为纽带,以购物为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对购并企业设立一级独立法人,运用当地品牌,下派财务总监。

(2)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整合期,青啤放弃原来的U型管理体制,走向M型管理:被购并企业按照子公司管理,总公司作为战略决策、资本运作、投资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心,各子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投资管理部对各子公司进行成本控制、物资采购、生产组织和区域销售等监督管理,但投资权、利润回收权、监督考核权及管理者权限由总公司决定;子公司的目标管理实行“双考”即经济责任制考核和绩效考评。

(3)企业一律性管理。主要通过三个“整合小组”(推模小组、工艺技术小组、贯标小组)实现对参差不齐的各子公司进行一律性统化管理,避免分散。

(4)事业部制度。全国按区域划分5个事业部(其中华东事业部已成为独立法人),缩短集团管理半径,增强应变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事业部以资本为纽带代表公司行使权力,各事业部是集团在各区域的管理中心,实行集分权相结合,各事业部采取独立的管理方法,最终形成总部是战略决策、资本运作、投资管理、企业文化中心,事业部是利润和区域管理中心,生产厂是成本中心,质量中心的三层框架管理结构。

(5)复合式营销网络。集团下属自己的销售公司,并在全国范围设立40多家分公司,各事业部转变成独立法人后,可单独设立销售公司,各购并企业基本上是“产地销模式”,对购并企业划定150公里“基地市场”,再根据销售产品的差别,避免各销售公司之间的正面冲突。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94bbf11d6de697f8d9d70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