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新解——基于国际贸易和最低工资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视角论文,份额论文,最低工资论文,变化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使用1997-2007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国际贸易、最低工资和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旨在解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中国所出现的一系列看似不相关且互相矛盾同时在时间上又耦合的现象。研究发现国际贸易背景下最低工资的扭曲使得资本和劳动要素在部门间再分配,导致我国资本密集型部门不断深化以及劳动密集型部门渐趋萎缩,最终使得我国总体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即便在控制其他各种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潜在因素,其结论也具有稳健性。
上述结果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方向和定量影响,从而为各种后续决策提供参考。但是,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研究发现,在国际贸易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的存在扭曲了劳动收入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抑制融入贸易全球化的进程。恰恰需要做的是应该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加快市场化的进程,特别是去除劳动力市场中扭曲的存在,优化劳动力市场环境。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更应该塑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软环境和营商环境。这将为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形成持久和有力的支持。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b05f53d909dc7003a4573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