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山羊流产的原因及预防_山羊论文

山羊流产的原因及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羊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山羊(特别是绒山羊)的流产率较高,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须注意防治。现将导致山羊流产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羊的地方性流产病(即羊流产衣原体病)。衣原体病不论山羊、绵羊还是其他动物均可感染,特别是绒山羊感染率最高。当怀孕的羊感染衣原体病后,衣原体在胎衣(特别是绒毛叶)生长繁殖,引起患部发炎,导致胎羔早期产出。种公羊感染后,因精液带衣原体,在配种时很容易传染给母羊。衣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其形状为球形。从流行病情况看,每年2~4月份较多,北部寒冷地区以11月份流产较多,2岁左右的母羊发病率更高。羊只感染本病后绝大多数在产前1个月左右发生流产。一般在流产前无明显先兆症状,只是神态反常,有腹痛表现,有时鸣叫,流产时排出死胎羔。

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每年定期注射福尔马林灭活苗及弱毒活菌苗。用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卵黄囊油佐剂甲醛灭活苗,进行接种注射,每只羊皮下注射3毫升可获得人工免疫,有效期1~2年。

2.羊布氏杆菌病及沙门氏杆菌病、蓝舌病等造成流产。羊布氏杆菌病主要症状是流产,常发生在妊娠后3~4个月。初次在畜群发生时流产率很高,以后由于大部分患畜获得免疫而自愈,流产逐年减少。预防的方法主要是:非疫区应杜绝传染病进入,定期免疫接种。疫区应定期检疫,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和淘汰。

沙门氏杆菌病主要引起仔猪副伤寒、鸡白痢、羊流产。治疗可用呋喃类及碘胺类药品。

蓝舌病隐性感染山羊,血清学阳性率较高。防治蓝舌病目前还无有效办法。

3.管理不当造成山羊流产。气候骤变、饮冰渣水、喂霉变饲草饲料、进出圈挤撞等均可引起山羊流产。另外,对患病的妊娠母羊投喂大量泻剂、利尿剂、子宫收缩剂或其他烈性药,也可导致流产。

4.营养缺乏引起山羊流产。山羊尤其是绒山羊一般生活在山区、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冬春枯草期营养十分缺乏,如不能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很容易引起流产。另外,北方地区寒冷,风沙大,气候干燥多变,此时母羊正值怀孕期,营养需要不断增加,机体营养入不敷出,胎儿由于发育不良或母羊为保护自身而导致流产。

防治山羊流产要采取综合措施。要加强饲养管理,秋季抓好瞟尤为重要。冬春季节要搞好补饲,给孕羊多喂胡萝卜和草粉配合饲料,要喂给含硒微量元素添加剂,以增强羊只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推广塑料暖棚养山羊,禁饮冰茬水,禁喂霉变饲草饲料。圈舍要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扫集中发酵处理,经常进行消毒。提前注射防流产疫苗。场地、饲槽用具等应进行定期消毒。推行人工授精技术,以防感染。

联系电话:0311-5813885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d9d7018ffedf70ffae2b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