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锌与溶液反应的指导分析与教学思路_科普论文

Zn跟溶液反应的导学分析与教学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溶液论文,思想论文,Zn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反应②无可非议,但对反应②③就既感惊讶,又感疑惑。惊讶的是不曾见过有这样的表示式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上出现过,教师自己也不曾在学生面前展示这样的反应式;疑惑的是很难判定②③两个反应的可能性,不知是否切合实际,还有待实验检验。

当笔者在对②③两个反应进行可行性检验时,发现Zn与溶液的反应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讨论。

一、实验研究

(1)反应速度(观察氢气泡):溶液越浓反应速度越快;

(2)反应(放热)温度:溶液浓度越大,反应温升越高;

2.有人认为中学化学实验已经研究得比较成熟了,要有更多的改进和创新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化学实验研讨会可以休矣。我们认为,这些年来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还有许多问题未被发现,未被认识,特别是对传统课堂演示实验的教育导学功能的发挥,至今还没有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应当予以更深入地研究、分析。

已故知名化学家傅鹰教授在反思稀有气体的那段发现历史时告诫我们:(1)有时大家认为已经完全解决了的问题实际并未完全解决;(2)有时一种实验似乎没有多大前途,但是却可以产生惊人的后果。精确测定气体的密度不能算是什么了不起的研究,然而要想达到目的却并不容易。雷利若是当时看不起这个比较平凡的工作(那时他已经是世界知名人士)或是不屑亲自动手,就不会有这个大发现;(3)更重要的是和拉姆塞不惜付出巨大的劳动。雷利等发现稀有气体时曾将百余吨的液体空气慢慢蒸发,逐步检查。这个工作量不是懒汉所欢迎的。

在结束这个讨论的时候,我想引用世界知名核物理学家费米教授的两句话来概括我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导)学的反思:“研究人员(教师)的任务是提出问题,学生的任务是解决问题”;“一个年轻人应该将他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不应专门处理深奥的根本问题。”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7dfc2a8a5ad28e3fe915f1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