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反腐败需要“道具”_反腐论文

反腐何需“道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南方某市近日向全市1600多名县处级干部送去“清风扇”,勉励广大干部时刻保持清廉本色。

“清风扇”由市内老字号扇庄精心制作,正面是书法家题写的“为民、务实、清廉”六个大字,背面印有“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就为所欲为”等字。

继反腐短信、反腐明信片、反腐扑克牌后,反腐“道具”又喜迎了新成员。这些形形色色的道具真的能收到实效吗?以最新版的反腐扇为例,“扇文化”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扇子上题写名家诗画也能达到陶冶情操、励志自省的功效,但将这种传统文化与反腐联系起来却叫人觉得十分别扭。扇子正面写的是“为民、务实、清廉”,领导干部轻轻扇动,这几个字晃到旁人的眼睛里,怎么看都像是一种讽刺。

除了上述的各类反腐“道具”外,近年来的反腐新招五花八门:开设廉政账户、孩子监督父母、老公老婆相互监督、廉政访谈电视述廉。这些新招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效果大都不佳。根本原因就在于,反腐的关键是从源头上遏制权力的滥用,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严厉的问责权制,而不能仅仅依靠一两条“锦囊妙计”,否则不仅有形式主义之嫌,更会留下笑柄。

廉政建设重在务实,各地纪检监察等部门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上,而费时、费钱、费力地弄这么多扇子,恐怕只会让真正的贪官享受公家赠送的清凉后博一笑而已。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86379609a0df607064a1c5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