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多胞胎”大棚配“伴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瓜论文,大棚论文,伴侣论文,多胞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今,济南市朱家村的许多蔬菜大棚配上了大棚“伴侣”,平常黄瓜生出了“多胞胎”,定株后不到一个月就可吃到第一茬黄瓜。
记者日前在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朱家村蔬菜生产基地看到,所谓大棚“伴侣”,就是一种利用秸秆气化技术,专门向大棚输送二氧化碳的秸秆反应堆。
村民朱善武的大棚内弥漫着一层薄雾,棚内黄瓜植株约有1米高,平均挂果已有10多个。许多枝节上都生出了2~5个“多胞胎”嫩黄瓜;最下面的根瓜已到了采摘期。这里的技术员孔祥义说,棚内栽种的是津优一号黄瓜,从定株到现在仅28天,如今第一茬黄瓜已到采摘期。平常黄瓜一般在第5个叶片后挂果,而眼前的黄瓜从第1个叶片就开始挂果了。生出的黄瓜顶花带刺,比平常的更加硕大,而且在一个枝节上生出了多个瓜果。
这一变化来自大棚边上的两个空气交换机。孔祥义告诉记者,交换机输入大棚的是外面秸秆反应堆生产的二氧化碳,再通过叶片合成有机养料,供给植株。据测算,采用这一技术可以使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4~5倍,植物光合效率提高50%以上,农作物抗病力及产量也大大提高。
山东省科技厅的一位科研人员对记者说,这项技术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促进了黄瓜生产,易于为农民接受。
联系电话:0311-5815436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8754bca3b8a15a31ae9788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