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在完善银行内部控制中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控制论文,途径论文,银行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推行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为优化银行内部控制提供专业指导。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以银行经营战略及其业务流程为起点,要求审计人员了解商业银行生存能力和环境状况,明确其战略优势和风险,分析实现战略优势的关键流程和相关胜任能力,从宏观上识别商业银行的重大风险,发现商业银行内控在防范风险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审计机关应当将贷款业务、票据业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作为当前的审计重点,推行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为银行内控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较系统的专业咨询和管理服务。
加大偏重于内控评价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银行控制文化建设。金融案件的发生与银行领导对内控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审计机关应当针对当前金融案件的特点,将关口前移,开展以评价内控为重点的经济责任审计,使银行领导的任免、晋升、报酬与银行内控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并进行一票否决,促使银行管理层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关心内控状况,关注内控执行效果,及时改善内控缺陷,制定全行员工遵循内控的奖惩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经常对银行内审机构进行绩效评估,强化银行自我评价机制。分支机构庞大的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许多业务必须在两家或三家银行处理才能完成,仅靠审计机关的审计很难防范和化解风险。为了充分发挥银行内审的自我评价机制,审计机关应当发挥“指挥家”作用,经常对银行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强化银行内部稽核审计制度,促使银行内部审计机构强化自身职责,从幕后走向前台,充分发挥内审及时性、经常性优势,开展事前、事中审计,建立内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深化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促进银行内控机制市场化运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国家信用的色彩渐渐退去,这必然要求商业银行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强化信息沟通与披露,建立市场化的内控运行机制。金融审计作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信息增值的重要工具,应当加大审计结果的公告力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的建设作用。在审计结果尚不能完全公开之前,应加重对责任人的问责和处罚,使内控有效运行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的自觉行动。
开展银监会绩效审计,全方位构建风险持续监管长效机制。银监会作为专门的监管机构,审计机关应当经常开展对银监会的绩效审计,评价银监会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强化银监会评价银行内控的职责,促使银监会根据审慎监管要求,及时评价银行内控存在的风险,并更好地与银监会协调沟通,共筑风险防线,多渠道防范和化解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879e912fe2f1a76fcde126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