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演示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粉尘论文,演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七单元在介绍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时,列举了一个粉尘爆炸实验,教材中的方法较难成功,且实验室没有现成的装置,导致很多教师都放弃做这个实验。其实该实验成功有两个关键之处:一是温度足够高,二是有限空间内的粉尘含量足够多。为此,我对吹起粉尘的装置作了改进(即在通气孔前端增设了1个带多孔的隔板,通气时增大了淀粉粉尘在有限空间内的含量),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装置图
改进装置见图1。
图1 粉尘爆炸演示器
二、装置特点
装置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制作简单:爆炸容器塑料杯透明,便于学生观察整个爆炸原理及过程,直观性强;采用的多孔隔板通气较之教材中的单孔通气更具创新性和科学性,增强了实验效果。
三、制作材料
1块230mm×23mm×7mm薄木板,1个40mm×40mm×35mm木块,1个直径85mm、高100mm带盖塑料杯,1个直径25mm、高50mm塑料瓶,1枚图钉,1支蜡烛,1个打气球,1支直径7.5mm、长195mm玻璃管,300mm乳胶管,600mm细线。
四、制作方法
1.在薄木板正中钻1个直径8mm的孔,将木块平分成4个小木块,分别钉在薄木板的四角,即成为木板垫脚。如图2所示。
图2 薄木板
2.如图3所示,在塑料杯底一侧钻1个直径8mm的孔,另一侧在外钉1枚图钉,杯盖钻1个微孔(不能过大,以刚好穿过细线为宜),用长细线将其与木板的一脚系在一起。
图3 塑料杯
3.用粗针在小塑料瓶底部钻许多小孔,再将其上半部分截去,瓶盖钻1个直径8mm的孔并黏接在瓶底。这样就做成了1个带多孔隔板的盛装淀粉的容器,如图4所示。
图4 小塑料瓶
4.将玻璃管弯制成一边长约12mm、另一边长约180mm的直角导气管,导气管短的一端通过木板孔将塑料杯和小塑料瓶底部的瓶盖连在一起,并用502胶水将每个连接点固定,另一端通过乳胶管连接打气球。蜡烛(长度为药瓶高度左右)固定在杯底的图钉上。
五、使用及注意事项
1.点燃蜡烛,将干燥的淀粉装满小塑料瓶,先鼓入几次空气,用以预先提高杯内温度和增大粉尘含量,从而提高爆炸成功率。
2.盖紧杯盖,再鼓入空气,即发生爆炸。可连续操作,有时还能看见杯口窜出高高的火焰。
3.实验完毕,消除杯内残余的淀粉(特别是杯壁),以免影响观察。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8a6e7088a599da6777031f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