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中国人口控制效果有显着性差异的三年10年_中国人口论文

中国人口控制效果差异显著的三个10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人口论文,差异论文,效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的30年,人口控制的成效差异,关键还是取决于实施的不同生育政策。以政策的实施差异划分,大体可分为三个10年。一、“晚、稀、少”政策创造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10年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亿万群众创造的“晚、稀、少”式计划生育经验,不久就上升为“晚、稀、少”生育政策而普遍加以推行。整个70年代基本上是以此政策来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并且取得了生育率持续10年下降与生育水平低至近更替水平的奇迹。 二、急于求成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抑制反弹的第二个10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地将提倡与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紧缩成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种求“速”,既近似于1958年的“大跃进”,也近似于将人口控制这一复杂的社会控制问题,简单地视为机械控制或生物控制问题。紧缩生育政策后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农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总和生育率和相对生育水平实质性回升。主要原因在于失去了多数群众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衷心拥护和自觉行动。后来,多数农村仍陷在“杜绝”二孩或“杜绝”一半二孩的生育上。就是在极为严格的控制下,2000年末的总人口也要接近13亿。可以说,第二个10年是“欲速则不达”的10年。

三、抑制生育率反弹与生育率出现转机的第三个10年 1986年中共中央在总结既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从实际出发,制定绝大多数群众能够接受的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1991年5月做出了《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切合实际地调整了人口计划控制目标。因此90年代又回到了1980年的生育水平,并呈现出转机而有所下降的趋势。 实行计划生育30年的实践和效果告诉我们: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非常关键。一个符合国情又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生育政策,一定是建立在经过教育,绝大多数群众能够接受的基础上。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8efde4da5b0dddd98bfde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