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农村税费改革的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扰论文,农村税费改革论文,难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状况比改革前有较大幅度下降,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亟待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农民心存疑虑。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各地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宣传上力度不够。一些乡级干部不知道新的农业税率和附加比例,而有的农户甚至不了解税费改革的内容。部分农民对税费改革能顺利进行持怀疑态度,担心村里会变着花样向农民继续乱摊派。
二是村级计税产量不容易确定,税收任务落实到户更难。改革试点方案规定,新的农业税是以农民第二轮承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基础,按1994—1998年5年的粮食产量为基数确定的。在实际工作中,农业计税土地面积比较容易确定,但由于统计历史资料保存不全,在确定新的税收任务时很难一次性准确回忆历年的粮食产量,因而难以确定计税产量。此外,部分村有虚报农民收入的现象,如果一律按照村委会上报的收入水平计算,让农民顺利接受尚有一定难度。
三是部分耕地多的农户负担可能增加。总的来看,经过改革,农民负担的总体水平将明显下降,但一些种植大户则有可能增加负担。如果税率确定不合理,则会造成某个乡村的农民负担整体水平加重,而这些农户大部分为种植业大户。
四是耕地少的村收入将大幅度减少,有可能影响基层组织的运转。税费改革前的农业税和“三提五统”是地税人费,而改革后农业税及其附加是依据计税面积和常年产量计算的。由于各村耕地面积有差异,将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少的村级集体收入大幅度减少,有可能影响基层组织的运转。
五是撂荒耕地的现象有可能加剧。由于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种田效益很差,致使一部分耕地出现撂荒现象。税费改革后,由于农民负担单纯与土地挂钩,耕地多的农户将会加重负担,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加剧耕地撂荒。
六是乡村普遍背有债务包袱。据乡镇领导反映,目前乡村欠债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些欠债大多是过去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农业开发、农村教育等公益事业建设留下的。税费改革后大部分乡(镇)、村资金都存在一定数额的缺口,而中央和省财政的转移支付主要是用于机构正常运转,如何消化现有乡、村债务,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七是配套改革跟不上。近年来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镇机构庞大,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机构改革不进行,减轻农民负担将会成为一句空话。这种情况下,全面推开税费改革,尚有一定难度。
八是用于乡村机构运转的资金有较大缺口。人多地少的村来自农民的收入明显减少,在没有集体企业做后盾的情况下,中央和省两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不可能包揽全局。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则很可能会出现从农民头上蹭油的现象。
联系电话:0311-5813885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91d8e8fe99eee74e09bc0c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