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须从小处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处论文,廉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廉洁是为官者应有的品格。纵观我国古今政坛,大凡廉洁奉公的为官者,总是从小处严以律己,做到俭朴无私,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明朝的海瑞是著名的清官,他一生廉洁、俭朴。海瑞一出任,就明令严禁学生给自己送礼。本来,学生给先生送点礼物,是人之常情,微不足道,但是这个“微”也被海瑞堵住了。清康熙年间,张清恪因政绩斐然被提升为督抚。亲朋好友听说后,纷纷提着礼物前来拜见。张清恪认为,“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亲朋好友送的礼物一概拒而不收。海瑞和张清恪的做法似乎不近人情,实际上他们深知“防微”才能“杜渐”,只有堵住了“微”,“渐”才不会滋生。海瑞、张清恪正是以自身的为官清正,镇住了诸多的贪官污吏,这就是以正压邪。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为代表的党的优秀领导干部,无不具有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他们身上突出的一点就是从小处严格要求做起。就拿郑培民来说吧,他多次工作调动,还有搬家、儿子升学、女儿出嫁,但从不张扬,坚持“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已有半点腐败的念头”。他经常警示自己:“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正因为郑培民在小节问题上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慎独慎微,才永葆清白,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楷模。
“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温而后生苔”。不论是历史上的贪官污吏,还是今天我们革命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他们往往是从生活小节上被人钻了空子、打开了缺口,最后才变成历史的罪人。正反经验昭示我们:廉政无小事。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到为政清廉,思想上必须强化“小节”意识,增强对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免疫力;行为上必须防微杜渐,在每件小事上注意正其身、端其表、导其行。在世俗面前要明确是非标准,决不能随波逐流,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克己奉公,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自觉过好权位、名利、金钱、人情关。
廉洁必须从小处严格做起,贵在坚持,重在自觉。只有经常用《党章》和《准则》来严格规范自己,用群众的呼声来要求自己,用清正廉洁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来激励自己,用腐败堕落分子的深刻教训来警省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持之以恒,从小处严把关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洁身自好,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光荣本色。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93e3eff5bfa2d1943f4eb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