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第16栏:不要在压力下不耐烦_工作责任心论文

专栏16:重压之下莫急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急躁论文,专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国家采取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主动调高生产经营指标,甚至达到比去年翻番的地步。企业员工们明显感到压力比过去大了。

压力是把“双刃剑”。面对压力,一部分人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扬鞭奋蹄,焕发出旺盛的斗志和冲中天的干劲,学习更勤奋,工作更努力,毋庸置疑,这是值得肯定、提倡的;还有一部分则思想不适应,工作没方向,情绪易急躁,显得无所适从,有的甚至快被“压”垮了。

重压之下,有些人一时难以适应,容易犯急躁的毛病,也是可以理解的。“急”说明还有一定的责任心,总比无动于衷强。但是,急躁毕竟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而是一种“病态”,其危害也不可小觑。急躁容易导致情绪失控,甚至失去理智,使工作思路不清,处事方法不当,造成人际关系失调,使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给生产带来干扰,给安全埋下隐患,这种毛病绝不能等闲视之,听之任之。

既然急躁是一种“病”,就得寻求良方医治。除了“患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争取不患病少患病之外,还需要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关心爱护和慎重对待患有“急躁病”的员工,为他们“把脉问诊”,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又要指出他们的急躁情绪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及时给他们教方法,帮他们想对策,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为他们减压力、卸包袱,使其能够轻装上阵。同时,工作之余要多组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员工们始终保持一种良好健康的心态,有激情而不失理智,有干劲而不易盲动,让压力真正转换成为生产经营的强大动力。千万莫让“急躁病”流行哟!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950a5310a884aac5a79423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