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普外科术后引流护理论文_李红平

山西省翼城县中医医院 043500

普外科手术后病人常带有各种引流管道,如胃肠减压、胆道引流、留置导尿等,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患者甚至入院就需胃肠减压,以引流出切口内、腹腔内和胃内积液、积气,利于观察病人变化及切口的生长。管道引流对病人的转归和康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普外科术后常见的管道引流护理做一介绍:

引流管的种类:鼻腔内有胃肠减压管、胆管引流、肠管等,腹部伤口有腹腔引流、十二指肠引流、“T”管引流等,尿道口有保留导尿,胸腔有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管的护理

2.1病人转入病房时必须清点安置的引流物或引流管的数量,了解引流管放置的位置、类别、目的,做好标记以便观察和护理,同时检查引流袋是否连接通畅,负压引流是否维持有效的引流,密封是否完整。

2.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的负压。负压太大易引起引流管吸附于组织上造成软组织损伤、引流不畅而引起切口内积血,增加感染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做好引流管的固定,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折叠。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脱出者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4观察引流液,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并记录。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如大量血性液体引流出为出血,引流出浑浊伴脓栓为感染,引流液逐日减少为好转,逐日增多应查明原因,失血的患者留置导尿引流尿液少,提示失血严重致血流灌注不足,可协助判断是否发生休克及其严重程度。

2.5保持无菌密闭,每日更换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以便辨认每日引流液颜色、性状和准确计量,防止连接处血块等堵塞。更换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行走时引流袋应低置于引流管口出口,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逆行感染。

2.6病情观察,观察患者腹部,伤口及全身情况,症状是否减轻,有无肛门排气、体温是否正常、食欲有无好转等。

2.7拔管指征:掌握各种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

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术后常有多根引流管,易产生思想顾虑。护士应向其说明引流的目的、意义及引流管一般放置时间,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工作,以减轻患者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4.小结:放置引流管后加强护理观察,充分健康指导可以观察术后是否有渗血、腹腔出血、胆漏等,又便于引流出残留于腹腔的少量积血和积液,也不会延长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舒适度的方法,此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论文作者:李红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9bb8c7839a3b125d8ba75d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