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解读:厦门大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洋论文,厦门论文,公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1月29日上证报刊登了一篇新闻评述,其中谈到从今年1月1日至今,已有近100家公司改变了募集资金投向,涉及金额大都在千万以上, 并且进行公告的有20多家公司是99年以后才成立的。真是让记者说个正着,就在昨天有十家公司公布将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登公告的公司从绩优到绩差都有,看来说话不算数倒并非绩差公司的专利。但笔者就想单谈谈其中的一家—厦门大洋。挑它来数落并不是有意和公司过不去,一是因为大洋本身既是上市刚一年多的公司, 二是事有凑巧, 就在去年10月28日,该公司也公布了一条和昨日近似的公告,当时讲公司不再投资原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300亩老化鳗池和蔬菜基地项目, 改为收购大股东下属的厦门大洋房地产公司的股权。事隔一年零一个月(即29日),公司再次公告,称公司将原计划投资的扩建鳗鱼饲料加工厂和烤鳗生产线技改项目,变更为与上海夏大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一个别墅区项目,而此房地产公司也是其大股东大洋集团的下属公司。从这两次更换的方向看,均是房地产项目,看来一是公司可投的项目不多且每次都想受大股东的庇护,二是大股东手中的可供扶植上市公司的好资产也不多。更令人惊讶的是截至此次,该公司发行时宣布的4 项投资项目已全部进行了更改,这恐怕又要创中国股市的又一新最了。原因是什么?我想那些“为更合理地利用募集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泛泛之词并不能让人满意。在99年4月,即厦门大洋公司进行招股的当月, 曾经号称鳗鱼王的ST粤金曼宣布因亏损而进行交易的ST处理,其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鳗鱼业的全面衰退。但翻看厦门大洋的招股书,在揭示风险的一栏中找遍,公司什么风险都谈到了,就是没谈整个鳗鱼业的市场风险,而这恰恰又是最大的风险。而且作为同门同业,公司会对粤金曼的亏损毫无警惕?我想不会。那么公司在发行之初对媒体谈及所投项目时充满了信心和憧憬,是对投资风险视而不见还是有意回避?另外,当初招股时声称对项目的“充分调研和深思熟虑”又是怎么做的,公司能否公示一下当时的投资分析报告?在法理上,有“公示要约成立即视为合同”之说,那么大洋这样做是否可算是违约?不过无论如何,那篇新闻评述中谈到的,上市公司在发行之初有可能就是为筹资而凑项目看起来对大洋倒更象一些。
在股票发行市场由额度制转为核准制后,行政的功能在减弱而市场评判的功能在加强,当然在整体市场求大于供的情况下评判的功能并不显著,而且任何一个市场的开始阶段扩张都是第一位的,这本身并无可厚非。但笔者想,日后是否会有一天,一个已被市场证明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其在发行市场上会被投资人拒绝,吃一次闭门羹?无论怎样,笔者是欢迎这类事情发生的,因为到那时,中国的股市才算是真正成熟了。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9e62e9ecee28939044aedc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