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种草开发的样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林间论文,样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滇南锡都个旧市郊区,有一个绿色村庄,这就是锡城镇独甸村。步入村子,映入眼帘的是“绿”,这里1000余亩开发利用的林间草场,目前已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既为当地发展“节粮型”的畜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又促进了独甸村农、林、牧、副业的良性发展。这片林、草混植的生态林,同时为云南省广大退耕还草地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树立了榜样。
昔日的独甸村一片荒芜,林木被砍光,水土流失严重。1980年以来,在个旧市政府的帮助下,独甸村立足本村实际,提出“以林为主,粮畜并举,以工补农,长短结合,综合发展的思路,将1000多亩山地退耕还林。1990年初,村里又制定了《五十年封山护林决定》,统一造林,并将坡度大于15度的山地实行退耕还林。随着造林面积增加,林、牧争地的矛盾出现了。怎么办?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在个旧市畜牧兽医站指导下,从1997年起实施林间空地种草养畜工程,在树龄5年以上的森林行间各植百三叶、蒿羊茅、黑
麦草等优质牧草,增加饲草,发展养羊。第一年开发林间草场480亩,养羊220只,第二年新增林间草场158亩,山羊发展到404只,出栏224只,出栏率504%,养羊收入56000元。在短时间内即达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独甸村已在林间开发草场1000多亩,饲养山羊超过500只。
林间草场的成功,解决了林牧关系,保护了生态环境,为个旧市下一步退耕还林还草,解决林、畜争地矛盾,发展林区畜牧业树立了样板。目前,独甸村已退耕还林3819亩,还草637亩,荒山林地开发有机林面积3132亩。结合个旧市畜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独甸村将继续走退耕还林还草的路子,并挖掘当地13万亩采空区(矿产)的第二资源,植树、种草养畜,用5~10年时间,进一步改善全村生态环境,让人们走进独甸就仿佛走进森林茂密、绿草如荫、牛羊成群的大自然,把林牧优势转变为旅游优势。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a0d825f59f3a63776dc77c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