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邓小平治国方略的历史背景与定位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治国方略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方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背景论文,方略论文,方位论文,历史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十年,从治国方略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一个段落,由于历史背景、历史课题的不同,也由于主要领导人的性格和状况的不同,在治国方略上也就有所差别。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作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从1949年到1976年,前后达27年,经历了建国、过渡、建设三段。在建国这一段,他采取民主协商的方法筹建新中国,并采取《共同纲领》的形式把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肯定下来。1954年,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协商和依靠根本大法,是这一时期治国方略的两个明显特点。1953年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采取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进的方略;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又采取由低到高,逐步前进,由农村推动城市的方略。这些,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具有创造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从治国方略的角度看,有两点很明显,一是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二是注意抓重大的关系。1958年开始,搞活经济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方略上,除了冒进的发展指标,要求“超英赶美”,主要采取大搞群众运动和抓“阶级斗争”。这成了这一段时间中治国方略的两个主要特点。此外,人治逐渐成为这一时期更主要的特点。十年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问题不少,教训深刻。十年建设时期治国方略上这些消极的东西,在十年“文革”中恶性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邓小平作为主要领导人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如果到1992年初南方谈话为止,前后14年。邓小平作为主要领导人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时,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概括地说,一是乱,二是穷。邓小平面临的治国历史课题,首先是要使国家由乱到治,然后,在此基础上开辟一条使国家由穷到富的振兴之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的治国课题是,在邓小平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实现既定的分“三步走”的宏伟目标,主要是第二步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是这一时期治国方略的主要之点。

《论邓小平的治国方略》一文。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a40969f9de1366197d5a1d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