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内生农业发展——兼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的农业发展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发展论文,生育率论文,人力资本论文,内生论文,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经典发展理论把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视为城市部门和政府部门不同,文章通过对贝克尔和巴罗等人关于人力资本和生育率内生决定问题的引入,阐明了生育率下降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力资本积累率的提高,是农业部门摆脱“马尔萨斯稳态”进入持续增长阶段的关键条件。农业劳动力资本的改善,会通过提高非农就业概率,加速城市现代经济规模的扩张和农业的小部门化进程;会打破传统部门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加速传统部门现代要素的引进和生成速度;会提高农业生产函数投入的产出弹性,促进部门间的收入均衡。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递增时,农业部门生育率的下降,为人力资本的提高创造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而成为农业发展的依赖条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人力资本、生育率的变化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样,我们就把农业发展的动力设置由经典发展观中的外部世界转入农业内部,农业部门由此成为一个自主的发展系统。在经典农业发展理论中,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于农业部门的发展作用而言,是外生给定的;在本文提出的农业发展观中,人力资本、生育率不仅是农业发展的解释变量,同时是农村家庭代际效用函数的被解释变量。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把农业发展的动力置于农业内部,而且将这一动力处理为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
在现代化实现之前,农业部门始终存在着人力资本私人投资的不足。这既是农业落后的表现,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原因。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加速农业发展的政府努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应当是借助于适当的政策,增加面向农村的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供给,满足农民家庭生育率下降而产生的不断增长的对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实现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
摘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2006.4.108~114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a75a0777bf1ef5ff09551b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