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佝偻病论文,狐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佝偻病是幼龄动物的钙磷缺乏病或代谢障碍病。
发病机制:钙和磷的吸收是在机体功能正常(甲状旁腺)、饲料钙和磷比例适当和维生素D参与下进行的。钙在维生素D的作用下,以形成磷酸盐的形式被肠吸收,并以磷酸盐的形式储存于骨骼的组织中。当维生素D缺乏或饲料中钙和磷比例不当时,肠内磷酸盐吸收发生障碍,血液中磷酸盐含量降低,骨组织储存磷酸盐的能力也随之减弱。
病因:第一,钙磷摄入量不足,或钙磷吸收受到障碍:①饲料中钙和磷的绝对含量不足,或动物处于生长发育、妊娠、哺乳期。由于食入量少,引起钙磷的负平衡:②由于钙磷必须以溶解状态被小肠吸收,因此任何妨碍钙磷溶解的因素(如饲料中含过多的碱基,胃酸缺乏,氢离子浓度下降(pH值升高)),或饲料中含有过多的不能溶解钙磷的六磷酸、肌醇,均能影响钙磷的吸收;⑧饲料中钙磷比例不适当,影响其被吸收;④饲料中缺少维生素D,或因肝、肾病变及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使维生素在肾脏形成不足时,可直接影响钙磷的吸收,⑤胃肠疾病,或伴有肠蠕动加快时,亦影响钙磷的吸收;⑥日光照射不足,使维生素
的酰体转化困难,导致钙磷吸收障碍。
第二,钙磷排出过多:动物主要通过肠和肾排出钙磷,当肠分泌增多或发生下痢时,不仅饲料中的钙磷不能充分被吸收,而且使机体内源性的钙磷损失。由肾脏排出钙磷受激素调节,因此,凡引起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降钙素增多或肾小球重吸收机能障碍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钙磷排出增多。此外,当肾脏患慢性疾病时,可使钙磷随蛋白尿排出体外。
症状:本病多发生在1.5-4个月龄的银黑狐和北极狐。主要症状是肢体变形,两前肢内向或外向呈“O”或“X”形腿,病情严重者肘关节着地。患狐肢体变形,首先发生在前肢,尔后发生在后肢和躯干骨。有时发生在小腿骨、肩胛骨及股骨弯曲,腹下垂增大。有的幼狐不能用掌着地走路,而用肘关节移行,由于肌肉松弛,关节疼痛,步履拘谨,多用后肢负重,呈现跛行。定期发生腹泻。病狐抵抗力下降,易得感冒及感染传染病。
患本病的幼狐发育迟缓,体型矮小,如不及时治疗,以后可转变成纤维素性骨营养不良症。
防治:患本病的银黑狐、北极狐,每日每头要加喂维生素D1500-2000国际单位,同时,应饲喂新鲜碎骨。也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维丁胶性钙,饲料中加喂钙片,并增加日光浴。
为了预防本病,日粮要保证钙磷的比例平衡,即钙磷比为1∶1或2∶1。另外,要保证维生素D的供应,狐舍不宜过度阴暗。
(联系电话:0317-5099444)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ac19e71cf2ef8d024079b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