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社会人文科学#183;和谐_社会人文论文

社会人文#183;和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论文,和谐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红梅在雪中绽放,雄鹰在蓝天翱翔,是和谐;云在天空飘,鱼在水中游,是和谐;绿叶扶着鲜花,江河流向海洋,是和谐;物理学中的共鸣和共振,是音与音、物与物之间自然而然达成的和谐。从自然的和谐,引申到自然与人、社会与人,和谐的含义就愈加丰富了。

人类生活并非风平浪静,有忧愁痛苦,也有幸福滋味;有新旧更迭,也有生死轮回。总之,生活的风云,变幻无常,生活的躁动,无处不在。滚滚红尘中,情欲、物欲、名利欲于人心之中难免会一浪一浪地波动,虽说不是排山倒海,却也有澎湃汹涌的时候。生而为人,有渴望、有向往、有追求不是坏事,但前提是要分寸,要适度,要和谐。若是欲壑难填,结局只可能是祸己及人。

据记载,汉桓帝时期,梁冀权倾朝野,专权弄权,飞扬跋扈,不仅迫害对手,连同与他意见相悖的皇帝也不放过。8岁即位的质帝聪明过人,曾经在群臣朝见的时候,注视梁冀,说他蛮横霸道,因而受到梁冀的痛恨,被梁冀寻机加害。质帝死后,梁冀与梁太后为控制朝政,立15岁的刘志为桓帝。梁太后继续临朝摄政,实际上,真正的大权仍在梁冀手中,桓帝成了皮影人儿。迫于无奈,桓帝将梁冀、梁太后之妹立为皇后。梁冀凭借两个妹妹,越发肆无忌惮,百官的提升,都必须先到他家里谢恩。梁冀这一专权的局面,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恐慌不安,激怒了清流人士对朝政尖锐的抨击,桓帝受到极大打击。延熹一年,梁太后、梁后相继去世。桓帝总算找到了机会,彻底诛除了梁冀及其党羽。欲壑难填,即不和谐造成的危害,在此可略见一斑。

北宋的思想家、史学家司马光曾说:“为人生之大害者,欲壑矣!”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热衷于名利,处心积虑要争权夺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人。可以说,这种人不仅失去生而为人的乐趣,而且要在企盼与争斗的煎熬中度过一生,甚至为自己的将来埋下祸根,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和谐可言呢?

和谐作为一种境界,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圆满。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美好的境界,是和谐生活的极致。它亮丽如诗,新美如画。现实生活中,和谐不是停滞的、凝固的;而是动态的,生机勃勃的,就像春风掠过树梢,雨水滋润土地,兰花绽放幽谷,它是良好的秩序,文明的行为,馨香的语言;更是心灵的呼应,思想的互动,情感的共鸣。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adeb66be3987f8b17e5f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