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论文

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 本刊记者 任万霞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首都“三农”工作发展进入新时代,处于加速转型期,矛盾叠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三农”发展仍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

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s)记录计量资料,用 t检验,以[n(%)]记录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新时代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和稳定农业农村这个战略后院,为首都现代化建设全局提供基础支撑。

推进新时代首都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加快动能转换、培育新的功能。今年以来,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联合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相关专家学者,牵头组建了3个调研组,围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课题,在全市13个涉农区开展深入调研,足迹遍布25个乡镇、11个村庄、19家涉农企业,察实情、听民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开展情况通报、座谈交流、网络议政、研究讨论30余次,参与调研的委员及党派成员380余人次,形成综合建议1份、专项建议14份、典型经验材料14份、基层反映的意见建议1份。

在此基础上,8月上旬市政协还围绕“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召开协商恳谈会。

委员们提出,要创新理念,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普惠金融精准发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动能;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盘活闲置农宅,发展精品民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政策供给,促进农业园区发展;实施乡村人才工程,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等意见建议。对于丰厚的调研议政成果,市政协将以多种形式提交和报送,丰富协商议政渠道,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6.喷洒农药,剔除病苗,培养状苗。只要发现玉米粗缩病,要及时使用植病灵或菌毒清混合喷雾,用来缓解病情,治愈病株。发现染病较重的玉米病株,要及时剔除,并深埋或烧毁,减少玉米粗缩病的侵染源。合理施肥、浇水,来加强苗期的管理,使玉米苗茁壮成长,培育壮苗,增强玉米抗病的能力。施有机肥,用来调氮、磷、钾肥料的比例以及用量,搞好配方施肥,增施锌、铁等微肥。同时在苗床土壤干燥时,需要注意及时灌溉,来控制蚜虫的危害。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aeb58f6b90aff13f8aa84f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