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李德懋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学相比较

徐东日[1]2002年在《李德懋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学相比较》文中提出李德懋是位兼具道德实践实学、经世哲学、考据实学等哲学思想为一体的实学家,他尤其在扬弃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力求确立起一种符合朝鲜民族现实生活所需的新道德规范,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情愫,对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文学中,这种实学思想表现为道德性与文学性的和谐统一。即,他认为文学是作家精神境界的形象再现,人品的高低决定涛品的高低。因而,他在品评诗作时采取“知人论世”的批评方式;在其诗作中,努力追求一种人格美,忧国恤民,力求建立一种人际和合的德治社会。 李德懋还基于中庸、求实的实学思想,努力追求一种基于事物本性的作家的天真与作品的真实,认为诗歌是情感之学,要求景物描写的真实性,而且通过使用具有民族性的诗语、诗风、题材,体现朝鲜民族的生活文化。同时,他还客观、辩证地博采众家文学所长,创作出大量在诗眼的锤炼、迭字的运用、诗句的对仗、结构的布局、复合意象的营构等方面都有创意的诗作。 总之,李德懋是在北学派诗歌领域的主将,他具有独特的诗风、诗格,在朝鲜乡土诗的传承、中朝文学的双向反馈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传播作用。

李梦圆[2]2014年在《朝鲜文学家李德懋作品所表现的中国文人质素——以《入燕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朝鲜文学家李德懋的《入燕记》是其人格和文格的重要体现。从《入燕记》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李德懋身上的中国文人质素:李德懋情真而爱人,可谓"仁""礼"兼具的真儒;寄情山水,渴望自由闲适的隐者生活;对优美、壮美等多种文学风格兼收并蓄,且以诗文雅正为最高典则。这反映了李德懋受到中国文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将其鲜活地内化到自己的为人为文之中。

王国彪[3]2009年在《朝鲜诗家论王士禛诗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士禛是朝鲜文人热议的人物,其诗文集《蚕尾集》和《带经堂集》不久就传入了朝鲜。王士禛的"神韵说"既保存了汉民族文化的传统,又不对抗清朝统治,也十分符合此时朝鲜士人的心态,经过李德懋的倡导及众多文人的次韵、模仿,王士禛的"神韵说"及"神韵诗"对朝鲜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朝鲜诗家承认王士禛的诗坛领袖地位,认为他是"海内诗宗",总体诗风"清雅淹丽",其诗歌有"守唐人声格"且"转益多师"的长处,也有体制、对仗方面的瑕疵。在朝鲜,围绕王士禛也诞生了一些诗坛佳话和趣闻。

参考文献:

[1]. 李德懋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学相比较[D]. 徐东日. 延边大学. 2002

[2]. 朝鲜文学家李德懋作品所表现的中国文人质素——以《入燕记》为例[J]. 李梦圆. 滨州学院学报. 2014

[3]. 朝鲜诗家论王士禛诗歌[J]. 王国彪. 当代韩国. 2009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b5bc30f692380f1878c6d0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