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蛋白氮喂奶牛有哪些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蛋白论文,方法论文,有哪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非蛋白氮泛指饲料用铵盐、尿素、氨、双缩脲及其他简单含氮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不含能量,可借助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活动,作为微生物的氮源而间接起到补充动物蛋白质营养的作用。非蛋白氮中最常用的是尿素,缩二脲、铵盐、异丁基二脲、磷酸脲等也属于非蛋白氮添加剂。
成年牛瘤胃很大,占胃体总容积的80%,奶牛可高达200升, 瘤胃内共生着大量细菌和纤毛虫,它们能有效地利用非蛋白氮化合物中的氮素,合成大量优质菌体蛋白,这些菌体蛋白可被十二指肠和真胃中的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最终被牛体吸收。菌体蛋白质消化率74%,生物学价值80%,营养价值较高。尿素添加量一定要适当,过高的尿素会在瘤胃内形成大量的游离氨,最终导致血氨上升,引起中毒,而且喂给尿素的同时,要辅以足够数量的易溶性碳水化合物,作为瘤胃微生物增殖的能源和碳源,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尿素在奶牛饲料中添加量一般占日粮干物质的1%,或占混合精料的2%,不超过蛋白质需要量的1/3,6个月以上育成牛每日每头40~50克,怀孕和泌乳牛不超过100克,尿素既可以以干粉与精料混匀后饲喂,也可以与切短的秸秆充分拌匀饲喂,还可以把尿素溶液喷洒在干草上,任奶牛自由采食。
此外,尿素舔砖是近年来我国常用的一种产品,即将尿素与谷物饲料和矿物质等充分混匀,制成砖块状的舔砖。也有将70%~80%粉碎谷物和15%~20%尿素以及5%的膨润土充分混合,装入挤压机中,由于挤压和摩擦温度使淀粉凝胶化,形成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尿素则被熔化,被淀粉均匀地分散并包裹,动物采食后随淀粉层的逐渐分解,尿素逐渐分解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可使氨在瘤胃释放,使微生物充分利用尿素。
当以此种方式补充25%~30%的粗蛋白质饲料时,母牛每日每头喂600~ 1000克,3月龄以上青年牛200~300克。
(王容凯)
(摘自《黑龙江科技报·奶业周刊》2007.4.9.②
联系电话:0451—82718751)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b60668c77a16ea7f59aa3b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