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大豆囊尾蚴病的防治_大豆论文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线虫论文,大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大豆根线虫病、萎黄病,俗称“火龙秧子”,一直以来都是导致黑龙江省大豆减产,甚至绝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危害,成了困扰豆农进行生产的难题。日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协会王险峰研究员谈了自己的看法。

据王险峰介绍,大豆胞囊线虫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发生,受其危害后,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达到70%~80%,并且每年都有大面积地块绝产,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可采用如下技术:

1.合理轮作。种麻、亚麻效果最好,其他作物需间隔9年种大豆。

2.转基因抗病育种+轮作。大豆通过转基因获得抗线虫能力,也需轮作。

3.用克百威(呋喃丹)。克百威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有驱避作用,无灭菌作用。在大豆胞囊线虫病中等偏轻以下的地块,3%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用45~75公斤与大豆种子、肥料混播,有驱避作用,对大豆安全,后期胞囊线虫病的数量会成倍增加。35%多克福种衣剂仅有10~15天的驱避作用,只能做到推迟侵染,减轻危害的作用,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数量会以几何数量增加;在中等发生以上的地块使用化学药剂无效;每公斤大豆种子用呋喃丹有效成分2.4克即产生药害,症状为大豆子叶边缘红褐色,真叶小而呈圆形、叶边缘红色,有的叶干枯、脱落,茎细弱,根弯曲、须根少或不长须根。

王险峰说,以下措施对于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是无效的。

1.大豆专用肥。大豆胞囊线虫病寄生可使大豆新陈代谢紊乱,抑制生长,表现为植株矮小,叶黄,黑龙江省6月中下旬陆续发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专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专用肥、微量元素肥是解决不了胞囊线虫问题的。

2.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如甲拌磷、甲基硫环磷、甲基异柳磷、乐果等对大豆安全性差、对大豆潜根蝇等底地下害虫有效期短药效差,不能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

另外,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农垦科学院和北农大研制的生物制剂保根菌(淡紫拟青霉)用于大豆拌种,可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原菌体内寄生,一个月内的防治效果比呋喃丹差,一个月后防治效果超过呋喃丹,大豆胞囊线虫病原菌的数量明显减少。把淡紫拟青霉、腐殖酸、草炭、病害桔抗菌、生物菌肥等混合加工成大豆保根菌剂颗粒剂,随种子、肥料一起施入田间,对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效果好于化学药剂,增产显著。保根菌颗粒剂用25公斤/公顷。

再就是,诱导抗病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胞囊线虫细胞壁是由甲壳素与蛋白质组成,甲壳素酶可将其破坏,达到防治目的。甲壳素高含量制剂禾生素与碧护、益微混用对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菌核病害等有增效作用。使用时期为大豆苗后早期1~2片复叶、开花前喷雾,多次使用有积累增效作用。

联系电话:0531-82629816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bb820ccdea876982b6a7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