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隧道设计分公司 天津市红桥区 300131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运营服务水平的提高、设备更新换代,运营线路改造越来越多。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浅埋区间噪声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浅析结构改造设计的重难点。
关键字:运营地铁线路改、结构设计、重难点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运营服务水平的提高、设备更新换代,运营线路改造越来越多。与新建线路对比,运营线路具备独特的特点:1、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2、站内管线众多,很多管线不具备改迁条件;3、不能停运,施工期间要求高。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浅埋区间噪声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浅析结构改造设计的重难点。
二、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于火车南站南段至天府三街站北段(7站6区间)的区间通风采用风井自然通风,沿线经高新站、金融城站、孵化园站、锦城广场站、世纪城站,共86个区间风井。1号线建设初期,沿线大部分为农田、绿地。商业、住宅等规划用地很少。因城市发展,目前该区段地面多为商务办公区或政府机关办公地,噪声敏感区集中,且对地面景观影响较大,如图1和图2。
区间风亭高度较低,容易攀爬掷入危害列车行车安全的物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图2,为此需进行噪音治理。
该段线路共86个自然通风井,其中76个自然通风井永久封堵,10个自然通风井改造为TVF风机房,以及锦城广场站北端站内UO机房改造为TVF风机房。
三、结构设计重难点
3.1 重视站内管线对方案的影响
既有线站内管线众多,包括综合监控、fasbas等、特别是桥架,根本无法迁改,往往方案会因为一根管线而翻船。且管线对运营影响非常巨大。
3.2 应现场踏勘对比原竣工图
经过多年的运营,以及周边地块的开发,新建线路的接入,特别是换乘站,现场情况已与原竣工图相去甚远,若设计闭门造车,方案根本无可实施性。
3.3应确保施工方案可行
设计应多与施工方在现场商讨方案,很多时候设计方案看着很好,但施工还需搭临时脚手架,进行分区围挡,围挡势必影响既有线人流疏散。且大部分破除临近轨行区,施工空间小,可操作范围小,根本无法施工。
优秀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建立在能实施的前提上。
作者简介:何彬1986年出生,男,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09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学士学位,工程师,土木工程专业,现从事地铁设计及相关安全评估工作。
论文作者:何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beb38081d7e214a9f931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