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话自然课教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课论文,教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学自然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自然课中的教学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进行知识和能力的素质培养。
知识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等,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提出问题,然后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分析判断。如:在教《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课,可首先提出问题:“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讲述物体的相对运动,通过生活观察、图片指导、亲身感受物体间的相互运动去理解地球自转现象的形成。
2.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思想素质是人们的观念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固品质。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认识能力和基础知识的限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与生产、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感知并容易接受。如:讲《日食和月食》时应批判过去的迷信说法,不是“天狗吃月亮”,让学生知道经过科学家多年的探索,认识到是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再如:讲《采集植物标本》一课时,让学生制作标本,这些小制作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甘苦、劳动成果的不易。
3.进行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兴趣、习惯、意志等。自然课中,在行为习惯方面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按具体规定去做,比如:上实验课要求学生正确操作,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遇到问题要认真思考,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小孔成像》《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反复观察,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读温度计应与水银面水平观察,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心理素质。
总之,在当前课改中,我们要认识到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渗透和能力培养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相辅相成有内在联系的,我们要有效地利用这些联系,在新课改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bf9dc2183a46434b1f573e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