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陷入尴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的探索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经费投入论文,尴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义务教育投入尽管从“以乡镇为主”转向“以县为主”,但县级财政依然难以担当重任,特别是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教育经费严重短缺。虽然政府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以平衡各地经费问题,但由于转移支付力度太小,其平衡效应也十分有限。农村义务教育陷入了种种尴尬的局面:(1)教育投入结构失衡。一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比例的失衡,财政能力较强的高层次政府专注于非义务教育的投入,反而是财政能力薄弱的乡镇一级政府在勉强支撑农村义务教育;二是城乡与地区之间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2)不对称的财权与事权。我国目前在省以下政府层层向上集中财权的同时,基本事权却有所下移,造成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3)费改税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被取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再次缩水。(4)初中高峰发展将使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为此笔者建议:第一,转变观念,开放视野,从国家财政的全局来构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新体制,不能只把眼睛盯在农村,只从农业税上兜圈子来寻求教育经费投入的解决办法。必须明确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应该走福利化而非产业化的趋势;第二,将义务教育的事权和事责收归省级政府、中央政府,加大县级以上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地区间基础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第三,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适当合并现有乡村学校,扩大学校规模,优化资源配置;第四,积极探索农村税费改革后筹措农村教育经费及社会办学的新路子;第五,积极发展非公立学校,开发民间教育资源;第六,建立有效的监督方法与机制,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专款专用。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bff0c54d617fbb56a60e4dce.html